東芝遷移晶圓工廠 SSD生產量將增長15倍
全球第二大閃存制造商東芝公司本周二表示,未來兩年將提高固態(tài)硬盤(SSD)生產量15倍,并計劃將基于閃存的存儲設備組裝工廠從日本遷移到菲律賓,借此成為全球最大的固態(tài)硬盤(SSD)提供商。
東芝將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將固態(tài)硬盤的生產從日本轉移到菲律賓。菲律賓的晶圓工廠最初將生產面向基于43nm NAND閃存筆記本電腦的64GB、128GB和512GB固態(tài)硬盤,但是最終東芝公司所有閃存存儲產品的生產都將在日本以外的工廠生產。路透社報道稱,這一舉動將幫助東芝提高產量的同時降低成本。
東芝公司預計,未來兩年固態(tài)硬盤市場將有大幅增長,將生產量提高15倍將幫助東芝滿足市場的極大需求。如果東芝的預測是正確的,那么有理由相信未來24個月內固態(tài)硬盤的價格將大幅下滑,而且來自高端存儲的需求將有所增長(不過很難相信在未來兩年內固態(tài)硬盤在每GB成本方面可以與硬盤驅動器相抗衡)。
雖然相比硬盤驅動器來說固態(tài)硬盤提供了諸多有點,例如更高的性能、更低的能耗和抗震性,但是這項技術也存在一些缺點:每個閃存單元的寫入次數(shù)是有限的。除此之外,固態(tài)硬盤的成本要遠遠高于硬盤驅動器,就目前的全球經濟形勢來說這一點尤其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