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適合你自己的非編工作站
首先購買非編,要從多方面考慮: 標清還是高清?
Decklink標清方案
首先,也是對于小公司、個人工作室最重要的,就是性價比,畢竟錢是自己辛辛苦苦、加班加點、熬夜賺來的,想少花錢多做事。
對于一個廣播級非編,最具備性價比的是什么?我個人認為,基于Premiere的有卡非編當仁不讓。目前一片DECKLINK全接口IO非編卡,加一套配置不錯的PC,總價格在2萬左右(比起其他非編,真是便宜的可怕)。還可以配置高端的游戲顯卡,一般來說做做3DMAX等3D也很順暢了 。當然,還是專業(yè)顯卡更好,成本稍高些。
為什么說它最具備性價比?
1. 總價低,但是可以提供廣播級質(zhì)量,具備SDI進出、模擬等基本所需要所有信號進出;
2. 界面友好,Decklink卡泛濫,使用人群廣泛,相對來說操作人員(或者叫剪輯師、USER)要求的薪水較低,節(jié)省人員成本及其軟件培訓成本;
3. 周邊軟件配套齊全,WINDOWS平臺軟件的兼容性,尤其是AE及其插件廣泛的應(yīng)用在和premiere的配合使用,已被廣大后期制作者稱贊。
主要缺點(相對于低廉的價格來說,不能算是缺點):
1. 不適合長片高效率剪輯。IO卡的一個特點,就是靠CPU+GPU實時,但是目前來看,premiere+DECKLINK的實時能力實在不怎么樣,可以實時預覽,但是最終輸出還是要渲染,花費時間較長。而且片子越長,剪輯時間越長,畫面容易出現(xiàn)莫名其妙的抖動,重起機器后一切恢復正常,然后反復……據(jù)我測試跟32位系統(tǒng)的單進程2GB瓶頸有關(guān)系,目前無有效解決辦法,只能調(diào)大虛擬內(nèi)存,稍有緩解。一般來說,15分鐘以內(nèi)的片子問題不大。
2. WINDOWS平臺脆弱,易受病毒侵擾,也是PC下WINDOWS系統(tǒng)的通病了。
升級建議:
如果對素材安全重視,可以增加磁盤陣列系統(tǒng),推薦外置磁盤陣列柜?;ㄙM價格從1萬到100萬不等。實在為了節(jié)省成本,也可以考慮內(nèi)置加卡做磁盤陣列。
視頻卡方面,如果有更高要求,建議升級為AJA Xena,也是ADOBE公司推薦的視頻卡,穩(wěn)定會好一些,同樣功能價格比DECKLINK要貴20-30%了。要求更好的質(zhì)量,可直接上BLUEFISH的板卡,價格目前大概是DECKLINK的一倍多了。但是有些東西是一分錢一分貨,誰用誰知道。
CPU方面,當然可以直接上雙路4核心,總共八核心的INTEL XEON 5400系列,目前最新的45納米技術(shù),有效的提升預算能力。
顯卡方面,建議只做非編的話,來塊FX560或FX570足夠了。相應(yīng)的,可以向上升級為FX1500、FX1700、FX3500、FX4600等等。游戲卡自己網(wǎng)上對比去吧,偶沒什么研究。
AVID MC+MOJO SDI方案 -PC平臺的剪輯的貧民王子
AVID這家公司大家想必既陌生又熟悉。熟悉人它的鼎鼎大名,非編的開山鼻祖,在非編領(lǐng)域上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貌似被蘋果動搖了不少了哈,后面會提及)。陌生的是它一直高高在上,遙不可及啊。以往昂貴的價格,導致用戶群體的微少。與眾不同操作方式,獨特實用的思維模式,使得門外者一頭霧水,入門者得其妙處,揮灑自如啊。
AVID的系統(tǒng),都是相對封閉的,自己家的軟件用自己加的卡,很多人是被AVID的軟件吸引,而后才買它的硬件的。比如說MOJO盒子。MOJO算是主流的前一代產(chǎn)品了,做工什么的看著就別扭(居然用S端子+蓮花轉(zhuǎn)分量BNC接口)。還好,MOJO SDI來了(此時支持高清的MOJO DX馬上也來了),帶了SDI接口了,基本要求都滿足了。其他的要看軟件了。軟件就不多說了,會用的人都說好,不會用的和沒用過的,建議搞個存軟件版試試。
這套的優(yōu)點:
1. MOJO最大的特點就是便攜。完全可以配一個筆記本工作站,完成移動非編的工作。而且還可以提供SDI接口并能采集為廣播級格式或者壓縮的格式現(xiàn)場剪輯后,回來再在掛上高速存儲的陣列盤上做回批,成片后高質(zhì)量輸出。
2. 強大的MC軟件應(yīng)用在MOJO上,帶來的軟件上的提升。之前的MOJO只是支持AVID的XPREE PRO之類的“初級”軟件。隨著AVID策略的轉(zhuǎn)變,及其MC軟件版本的問世及其D版的“普及”,MC+MOJO,無疑增加其AVID產(chǎn)品的競爭力,填補了一片空白。
缺點:
1. AVID系統(tǒng)相對的封閉性,無法實時調(diào)用大家熟悉的AE的工程文件(當然,找個是也ADOBE不接受的,呵呵),剪輯好的片子需要導入導出做合成,增加工作時間,減低效率。可以實時配合的合成系統(tǒng)AVID DS價格實在昂貴,一般制作公司承受不了。
2. 蘋果OXS系統(tǒng)更新緩慢,小問題比較多,目前還不支持最新的10.5系統(tǒng)。一般都應(yīng)用的WINDOWS平臺,病毒的侵擾等因素再所難免。
非編工作站硬件配置建議
主機建議用HP的工作站,品質(zhì)還是值得信賴的。在穩(wěn)定上、靜音上、服務(wù)上都是國內(nèi)DIY的工作站,品牌工作站和DELL這樣的工作站沒辦法匹敵的。(有機會專門說說工作站)
顯卡建議用QUADRO FX系列,驅(qū)動用MC軟件包自帶的驅(qū)動。
存儲方面,如果非移動工作站的話,建議配置外掛儲存,預算允許的話,獨立控制器的當然最好。
操作系統(tǒng)方面還是用WINDOWS吧,在XP SP2穩(wěn)定性還是可以的。蘋果OSX系統(tǒng)的話,可以考慮用FCP了,不用AVID的了。
升級:
MOJO換成Adrenaline,加高清存儲,可以支持高清了。AVID的高效壓縮編碼DNxHD在沒有高清盤陣的情況下也可以應(yīng)用了,而且質(zhì)量上人眼沒辦法分辨是壓縮的還是無壓縮的,是不是很爽?BTW:Adrenaline可以提供硬件加速,可以加快特級處理過程。#p#page_title#e#
蘋果FCP方案-后來居上的新貴,令AVID汗顏的家伙兒
蘋果熟了,真的可以吃了。蘋果在視頻領(lǐng)域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占據(jù)了半壁江山,成功的接替了當年Discreet的EDIT非編,偷襲了AVID MOJO非編系統(tǒng),成為了新貴。這一切主要來源于它的軟件FCP,和及其天生的高貴血統(tǒng),OSX(蘋果本身的時尚外觀就不用說了,地球人乃至火星人都知道了)。
蘋果系統(tǒng)支持的板卡一直就沒少過,從目前被AVID收購的Pinnacle的Cinewave系列,到BLUESIFH前身的Digital Voodoo旗下的系列板卡乃至目前今天的BLUEFISH444,成為“街卡”的BMD的DECKLINK系列,依然保持優(yōu)勢的AJA 的IO及其KONE系列,都對蘋果非編FCP系列有著良好的支持。蘋果與松下一直就有著很緊密的合作,相互支持到今天,松下的每款廣播級錄像機都不忘了加上火線1394(蘋果公司發(fā)明的)。蘋果+松下,一直就是高性價比的廣播級解決方案必不可少的一員。
同樣,蘋果的壓縮編碼PRORESS422也是很強大的,當年發(fā)布會上,PRORESS422曾經(jīng)直接和10BIT無壓縮的做過對比(高清HDTV),同畫面,投影到超級大的幕布上,已經(jīng)看不出任何區(qū)別,這個對于不做復雜合成的片子,已經(jīng)足夠足夠了。
價格方面,既然是標清,很簡單嘍,一臺MAC PRO,目前最新的為CPU 2.8GHZ 8核心的INTEL蘋果工作站加一張DECKLINK的全接口卡,再加上2片或者4片磁盤做RAID0的話,總價可以4萬以內(nèi),算是足夠便宜吧?便宜的背后不是低性能,而是可以流暢編輯標清所有格式,乃至HDV的需求。如果對視頻卡DECKLINK不滿意,不放心,可以用AJA的KONE系列,KONE LSE的價格也貴不了多少。軟件上,F(xiàn)CP系列套包14000以內(nèi),不過貌似沒什么人買哦,為什么?呵呵……蘋果也是系統(tǒng),有我們可愛的黑客一直在努力啊。
蘋果非編的主要缺點:
1、OSX系統(tǒng)的軟件對國內(nèi)大眾來說,應(yīng)用軟件太少了。尤其是那些AE插件等。
2、國內(nèi)真正會使用的人群相對稀少,導致公司制作成本提升。目前上海難找FCP剪輯師啊。
3、蘋果致命的國內(nèi)軟件硬件服務(wù)。只能依靠國內(nèi)經(jīng)銷商的努力了 。
適合人群:
1、當年EDIT非編的用戶的產(chǎn)品替代,電視廣告TVC、電視劇、電影后期的剪輯。較長的資料片、 專題片、宣傳片等。
2、注重形象的制作公司,蘋果就是漂亮的機器嘛。
3、被WINDODS無數(shù)病毒折磨中,痛苦過的群體。
升級建議:
加內(nèi)存到4GB是必要的,有條件可以上到8GB,或者更多。操作系統(tǒng)越來越龐大了。內(nèi)存多了,F(xiàn)CP的內(nèi)存預覽時間會更長。
存儲其實很重要,建議預算足夠的話,優(yōu)先考慮下,數(shù)據(jù)安全要關(guān)注啊。如果升級為高速度存儲,換片高清卡,就是高清非編了。
顯卡,可以升級顯卡到蘋果版FX5600,再配合合適的視頻卡和存儲可以在蘋果的COLOR下做SD、HD、2K實時校色了輸出了,當然包括二級實時校色哦。
CANOPUS EDIUS方案--不要忽視我,我已經(jīng)在THOMSON(湯姆遜)旗下
想必大名鼎鼎的ProCoder大家都應(yīng)狠熟悉了,目前最常用的編碼工具之一,壓縮效果理想,效率高,為大家稱道。EDIUS這個非編軟件,很多朋友也很推崇,為什么?當然是它方便易用,穩(wěn)定性、兼容多格式的特性贏得了廣大用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年的DVStorm,可以說是紅遍了半邊天啊,贏得了狠多中低端用戶。
不過算上硬件的整套價格上,想必顯得不厚道了,同樣的接口,同樣功能的前提下,性價比太差了,整套系統(tǒng)的話,適合那些不是自己花錢的機構(gòu)單位購買,呵呵。稍微便宜點的硬件卡吧,又多有點民用的感覺,最多算它專業(yè)卡好 ,廣播級的硬件卡貴的多了。不過單從軟件上來說,還是不錯的。狠多朋友都還在用它做無卡編輯吧(或者僅僅通過1394),呵呵。
個人認為主要缺點都來源其支持的板卡:
1、無經(jīng)濟型廣播級板卡適配,高不成,低不就;
2、EDIUS支持的板卡開放性不強,導致用戶群體稀少。(當年有個公司寫了插件可以支持DECKLINK,后來推廣了一段時間,由于不好用,也不了了之了。
建議:
單獨用軟件的繼續(xù),有錢的來套帶SDI接口的卡配它,沒錢的換其它非編吧。
其他標清非編系統(tǒng)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點名了。老去的讓他老去,復蘇的時候我們再來說。
(未完待續(xù)-高清篇)
文章轉(zhuǎn)自:http://bbs.shdigi.com/thread-964-1-1.html